一、月經失調門診和內分泌實驗室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于1953年設立月經失調門診和內分泌實驗室,建立生殖激素測定,開設了婦產內分泌臨床,為我院生殖內分泌臨床科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二、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診療中心
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診療中心成立于1997年,為上海市臨床醫學診療中心之一,經上海市衛生局婦幼處批準;于傳鑫教授籌建,任中心主任,周劍萍教授和林金芳教授任副主任。
中心的宗旨和目標:發展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的診治特色,攻克生殖醫學領域疑難病,規范女性生殖內分泌的診治工作,普遍提高醫務人員診治水平,為婦女生殖健康服務。
中心有完善的門診-病房-內分泌檢測實驗室的診療系統,診療范圍包括女性全生命周期各階段的生殖內分泌失調引起的各類問題或疾病,包括婦科內分泌經典疾病、各種原因不育癥、圍絕經綜合征、性分化及發育異常等。
幾代專家為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的生殖內分泌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并在婦科內分泌疾病的診治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第一代:王淑貞,第二代:李誦泫、鄭懷美、陸湘云,第三代:于傳鑫,第四代:周劍萍、林金芳。
【科室特色】
一、門診工作:楊浦、黃浦兩院區均設全日制“生殖內分泌不孕及PCOS”專科門診,由本專業副主任醫師以上專家坐診。制定并完善了內分泌不孕診療制度和流程。
門診還設有“青春期月經失調”、“營養門診”、“圍絕經”、“卵巢功能低下”等特色專科門診。
另外,“疑難圍絕經 MDT門診”及“難治性PCOS MDT門診(上午取血化驗、留取標本,進行營養評估,情緒障礙量表測評,飲食問卷測評,運動指導、營養指導、團體心理輔導、孕前評估、并發癥評估,化驗單解讀并多對一出具個體化診治方案)”等多學科資深專家共同診療,打破了學科間壁壘,有效推進了學科診療的提高,也實現了患者高效的個體化診療。
目前嘗試遠程會診制度,對于疑難的病例,先行院內會診,再提請與國內、國際知名專家共同討論、制定合理科學的治療方案。例如,年輕腫瘤患者卵巢組織冷凍等。
二、生育病房(17病房)工作:除了常規的生育相關手術,如輸卵管不孕手術、未育女性子宮肌瘤剝除、卵巢囊腫剝除等之外;擬開展針對未生育的卵巢功能衰竭患者卵巢激活移植手術及兩性畸形生殖道矯治(包括外陰整形)等新技術和保留生育功能的腫瘤相關復雜手術。
目前順應“快速康復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行短住院日模式(48h出院、加快周轉),加強生育手術門診的術前檢查及安全性評估,減少圍手術期風險的同時最大化利用現有的有限的醫療資源。
三、內分泌門診和生育病房接受各級醫院危重(頑固異常子宮出血合并嚴重貧血、嚴重OHSS的救治)和疑難病例的轉診,并建立疑難病例討論記錄及會診制度。
上海市女性生殖內分泌疾病診療中心和上海集愛遺傳與不育診療中心合并科室后,從形式和內容上,兩中心能加強聯系,充分利用各自資源,開展前述POI的IVA手術及惡性腫瘤患者的卵巢組織冷凍、功能復蘇,真正做好生育力保存。
四、成果推廣:
年度5個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
1、全國女性生殖內分泌診療進展學習班
2、PCOS診治進展學習班
3、婦科內分泌基礎知識及應用學習班
4、集愛中美生殖醫學高層論壇
5、圍絕經醫學與慢性盆腔痛基礎與臨床研究進展學習班
6、婦產科臨床遺傳學學習班
【教學情況】
一、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教學秘書考核參加臨床及理論培訓考勤,由帶教老師帶領參與門診及病房診療,提高理論及實際操作能力。接受5年制、8年制學生、留學生見習、實習;規培醫生、專陪醫生的輪轉,每年約40余人次。培養博士及碩士15名。
二、繼續教育:接受來自全國省、市、自治區醫療衛生單位的主治以上專科醫生進修婦科內分泌臨床,本專業副高以上專家負責帶教,為兄弟醫療衛生單位培養??萍夹g骨干,每年接受進修醫師達50余人。
采取導師制,進修醫師跟隨各自帶教老師參與門診及病房工作, 參與查房及疑難病例討論。進修期間可參加院內學習班及各類專家講座學習。自愿根據帶教老師的指導設計,進修期間收集課題相關臨床資料(涉及倫理須通過批準),整理并撰寫、經帶教修改成文。本院資料發表論文須相應標注。
三、本科、研究生及繼續教育理論培訓項目如下:
1、每周二晚全院婦科講座
2、每月第二、四周的周三晚17:00婦科內分泌專題小講座 【科研情況】
(1)孫曉溪:國自然面上——人類卵泡液中游離microRNA:尋找與胚胎發育潛能相關的新的分子標記物及研究相應分子機制
(2)李斌:國自然面上——誘導性多潛能干細胞向卵巢顆粒細胞定向分化的分子機制
(3)張紹芬:自然面上——ERs/PPARγ交叉對話介導植物雌激素對骨形成作用的分子機制研究。
(4)鄒世恩:國自然面上——基因甲基化通過影響雌激素信號通路調控自然絕經的分子機制研究
(5)鄒世恩:國家青年科學基金——異黃酮通過ERs抑制NFκB活性從而促進骨形成的分子機制
(6)李昕:國自然面上——基于胰島素受體mTOR信號通路探討二甲雙胍聯合達英-35逆轉PCOS來源早期子宮內膜癌的分子機制
(7)顧超:國家青年科學基金——SIRT1調控子宮內膜癌孕激素受體信號通路的機制研究
(8)孫貽娟:國自然面上——玻璃化冷凍后卵母細胞發育潛能與H1F00表達水平關聯機制的研究
(9)史穎莉:國自然面上——miR-449b調控CSFR1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種植的分子機制
(10)史穎莉:國家青年科學基金——miR-183影響子宮內膜異位癥間質細胞生長及侵襲 功能的分子機制
(11)張雯碧:國家青年科學基金——雌激素誘導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化在內異癥發 生中的作用機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