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是國家級重點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博士后流動站,教育部“211”工程一期、二期、三期重點學科,多次獲得國際和國家省部級獎勵。
中山醫院骨科歷史悠久,自1937年建院時就成立了骨科,歷年來科內名家輩出。包括著名骨科專家和教育家、骨科的老前輩、我國骨科界的奠基人之一、衛生部二級教授李鴻儒教授;作為主要成員參與編寫全國首部醫科院校統編教材《外科學》、中國外科巨著《黃家駟外科學》以及中國首部《骨科手術學》、《矯形外科學》的吳祖堯教授;我國著名的醫院管理學創始人之一裘麟教授;應用第二足趾游離移植再造拇指主要參與者之一的石一飛教授(參見《上海地方志》);中國科學院院士(生物學部)、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中國顯微外科奠基人之一、因1963年世界首例斷手臂再植成功被譽為“世界顯微外科之父”的陳中偉教授;1988年起,張光健教授在上海地區最早開始推廣AO技術,并于1993年首次在上海舉辦全國AO技術學習班,目前AO概念及技術已成為全世界骨科內固定技術的標準模式。
中山醫院骨科在歷史上曾經創造過很多輝煌,上世紀40年代后期中山醫院便開始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的嘗試;1953年進行椎間盤造影;1962年開始,開展了小血管外科技術的實驗研究,創新了一整套小血管包括顯微外科的手術器械,總結比較了各種不同縫法、不同縫合材料和小血管移植等基本技術的經驗;1970年完成金屬全肱骨置換術。同年設計成功上海II型人工股骨頭推廣,淘汰了原有的I型人工股骨頭;1974年接受剛剛興起的保留肢體觀念,在肢體重建方面獲得成功;1976年開展急癥吻合血管游離皮瓣移植手術。同年開展膝關節鏡手術,對整個上海地區早期關節鏡外科的發展作出了貢獻;1980年對類風濕關節炎病例施行滑膜切除術或人工關節置換術,獲衛生部科技成果獎。1982年起,在陳中偉院士的領導下成立了顯微外科中心實驗室,他設計了帶旋髂深血管蒂髂骨轉移治療兒童與成人股骨頭無菌性壞死。1996年陳中偉院士完成了前臂再造手指控制的多自由度電子假手的研制,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2003年陳中偉院士帶領下的團隊和華東理工大學合作項目“自固化磷酸鈣人工骨的研制及應用”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山醫院骨科引進開展多項新技術新方法。開展全髖關節置換,同種異體膝關節移植,經皮髓核摘除的微創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側前方入路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并引進Kanada側前方脊柱內固定裝置。同時還開展田川式旋轉截骨法治療成人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此外,中山醫院骨科還率先進行了滑膜切除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樞椎齒狀突骨折內固定等頸椎高難度手術,以及骨盆腫瘤與骨關節腫瘤的大塊切除后保肢重建手術,較早地開展顱底畸形和上位頸椎手術,嚴重脊柱畸形的手術治療等。在創傷骨科、脊柱外科、關節外科、骨與軟組織腫瘤的手術綜合治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繼往開來,中山醫院骨科團隊具有強大的綜合實力。陳崢嶸教授曾擔任中華醫學會創傷學會副主委、上海市醫學會創傷??莆瘑T會主任委員、《中華創傷雜志》副主編,擅長于關節外科、脊柱外科疾病和骨腫瘤的診治。陳統一教授曾擔任國家醫用生物材料動員中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教育部醫用生物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委員兼上海分會副主委,在脊柱外科、人工關節置換、周圍神經損傷、斷肢再植與游離組織移植以及復雜創傷的診治方面都有相當造詣。
1964年~2021年骨科歷任主任情況表
目前學科帶頭人董健教授為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脊柱腫瘤綜合診治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委、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上海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骨傷科專委會主委、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副主委、中國脊柱脊髓專委會全國委員、上海分會副主委。主持國家“863計劃”、國自然8項等共計30項目,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25篇,培養博士46名。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領軍人才,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余項獎勵。
骨科副主任姜曉幸主任醫師(中華創傷分會委員,國際內固定協會會員,北美脊柱學會會員);骨科副主任李熙雷主任醫師(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科創新與轉化分會(COITA)青年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關節外科主任姚振均主任醫師(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關節學組常委,上海生物醫學工程協會委員,亞太人工關節學會及華裔骨科學會理事,關節成形外科雜志中文版及國際骨科學雜志編委);張峰教授(美國顯微外科雜志(Microsurgery)主編);副院長閻作勤教授(中華創傷學會上海分會前主任委員,中華創傷學會委員,中華關節外科雜志編委,中華骨科雜志通訊編委,中國臨床雜志副主編)。
中山骨科立足國內、放眼世界,一直與國際知名醫學機構和學者保持密切合作關系,同他們積極展開學術交流。包括美國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梅奧醫學中心(Mayo Clinic),明尼蘇達雙城脊柱中心(Twin Cities Spine Center)、費城杰弗遜大學醫院(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Hospital)、美國北卡羅來納關節中心,英國南普敦大學等。定期派出年輕醫生赴這些國外醫學機構學習,接受專門培訓。
骨科現狀:現有核定病床110張,共有醫師53名,其中教授4名、主任醫師12名、副主任醫師17名。博士后導師2名,博士生導師8名、碩士生導師8名。主治醫師以上醫師絕大部分曾赴國外進修深造。年手術量超5500臺,年門診數量超12萬人次。
臨床上主要收治脊柱、關節、創傷、骨與軟組織腫瘤,骨與關節結核,骨髓炎,周圍神經損傷,手部疾病以及骨與關節先天性畸形等病患。
特色技術:
1、全脊椎整塊切除術,尤其是復發的和多節段的胸腰椎腫瘤全脊椎整塊切除術處于國內和國際領先水平。脊柱退行性疾病和脊柱骨折的手術治療、脊柱后凸畸形矯形、微創治療脊柱退變、骨折和腫瘤手術、脊柱轉移性腫瘤的分離手術。
2、帶血管蒂骨瓣精準植骨股骨頭壞死修復等股骨頭壞死的保頭手術、關節置換感染Ⅰ期與Ⅱ期翻修等高難度復雜手術、髖臼發育不良旋轉截骨術、膝關節內側室骨關節炎單髁置換術、脛骨平臺高位截術骨等關節重建手術。
3、各種復雜骨折的治療、嚴重多發傷的救治以及創傷后骨與軟組織缺損的皮瓣或復合組織瓣轉移重建手術、周圍神經損傷修復。
4、關節鏡治療膝關節前后交叉韌帶損傷斷裂、膝、肩關節創傷性疾病和退變性疾病的關節鏡下診斷與治療,肘、踝和腕等小關節常見疾病的關節鏡下診斷與治療。
5、四肢骨腫瘤的保留肢體治療。
6、足拇趾外翻畸形的矯形手術、復雜及陳舊性跟骨骨折的治療、創傷性踝關節炎的關節鏡治療。
7、糖尿病周圍神經并發癥的外科處理。
2018年,成立“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
2019年,成立全國首個“脊柱腫瘤綜合診治中心”。
2019年,獲批“上海市生物醫用材料臨床重點??啤?。
2020年,牽頭申報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
連續11年以來,每年舉辦的全國范圍的學習班有:國家級全脊椎腫瘤整塊切除學習班暨脊柱外科新技術論壇,國家級人工關節置換技術與新進展學習班,國家級圍關節骨折手術治療規范學習班,肩關節鏡操作學習班,骨與軟組織腫瘤診治規范及新進展論壇等。
科研方面,科室團隊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等十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獎。
至2021年共承擔課題200項,其中國家級包括863等課題47項,省部級課題62項,廳局級課題17項,其他課題74項,經費總額超過4280萬元。
至2021年發表論文410余篇。2021年影響因子>10分的SCI收錄文章6篇。
至2021年獲得專利30項,其中,在2018年7月,董健教授國際首創、歷時十年研發的納米級可吸收自鎖定頸椎融合器獲授權發明專利,已完成專利轉化進入生產階段。
董健 主任醫師
董健,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和博士后導師。 對脊柱腫瘤的診治國際領先,擅長治療頸椎病、腰突癥、脊柱骨折、骨質疏松、腰椎管狹窄等退變疾病。 中山醫院骨科主任、脊柱外科主任、脊柱腫瘤綜合診治中心主任,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所長。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副主委,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上海分會副會長,上海市骨傷科專委會主委,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副主委,中國脊柱脊髓專委會委員、上海分會副主委。 主持國家“863計劃”、國自然8項等共計37項基金,以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發表SCI論文129篇,專利14項,培養博士46名。 國家衛計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獲國家衛健委“中國好醫生”稱號,中華醫學會“國家名醫獎”,上海醫學杰出貢獻獎,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領軍人才,以第一完成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等10余項獎勵。
|
張鍵 主任醫師
張鍵,主任醫師,副教授,康復醫學碩士生導師,骨科博士暨博士后導師。 擅長頸椎病,頸、腰椎間盤突出癥合并椎管狹窄,腰椎滑脫,頸椎,胸椎腰椎骨折及合并脊髓損傷等脊柱疾患,周圍神經急性及慢性損傷等骨科疾病的手術和術后康復治療。 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康復醫學研究所副所長,中山醫院康復醫學科主任,復旦大學臨床醫學院康復與運動醫學系副主任。任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外科專委會主委等。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衛健委等課題;參與國自然重點項目、科技部重點研發和衛生部直屬單位臨床醫學重點項目等10個科研項目。發表論文60余篇。獲得 2000年上海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2003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參與5本學術專著編寫,主編學術專著一本。
|
姜曉幸 主任醫師
姜曉幸 主任醫師 碩士生導師 從事骨科30余年,脊柱??平?0余年。在脊柱微創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率先在國內開展了腔鏡下胸椎、腰椎的融合手術。腰椎單側固定的mis-TLIF手術。大大加快了病人的康復和節約了費用。率先在國內開展了高難度的高位頸椎的椎間融合手術,達到了國際領先的水平。 國際內國定協會會員,中華醫學會創傷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上海創傷分會付主任委員。 共發表國內外文章40余篇。 |
閻作勤 主任醫師 教授
閻作勤,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擅長髖、膝、肩等各種關節疾病和骨科疑難病癥的診治,專注于關節置換、骨壞死修復和微創手術技術。 中國微循環學會骨微循環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品謺瘑T,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學分會關節炎組委員,美國骨循環學會委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衛生系統重要疾病聯合公關重大研究、上海市申康醫院發展中心新技術聯合公關等項目,發表論文70余篇。 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上海市醫學科技二等獎、上海市醫務職工科技創新“星光計劃”一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第二)。
|
李熙雷 主任醫師
李熙雷,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擅長脊柱疾病的診療,尤其是脊柱腫瘤綜合診治,椎管內腫瘤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階梯化治療,導航下各種脊柱微創手術。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副主任。現任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青年委員會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胸腰椎學組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脊柱疼痛學組組員,上海市醫學會骨傷科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上海醫師協會骨科分會委員, 上海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專科分會脊柱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分會脊柱工作組委員等學術任職。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及上海衛生局基金5項,以第1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31篇,其中20篇SCI收錄。授權實用新型專利5項,國家發明專利2項。 作為主要完成人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
姚振均 主任醫師
姚振均,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擅長骨與關節疾病的診治,關節置換等。 關節亞??浦魅?,目前擔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副主委,中華醫學會及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關節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會上海分會顧問,關節學組副組長,上海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關節學組組長,吳階平醫學基金會骨科學專家委員會上海分會主委,中國骨科專業學院委員,國際骨科學雜志常務編委,關節成形外科雜志中文版編委,上海醫學及中華解剖與臨床雜志編委 發表論文50余篇,參與編寫有關專著及教材數篇,主譯主編專著各2部。
|
費琴明 主任醫師
費琴明,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骨科和脊柱外科疾病診治,頸椎、胸椎和腰椎椎間盤突出、韌帶骨化、椎管狹窄、滑脫,側彎畸形等脊柱退變性疾病和脊椎外傷骨折、脊柱及椎管內腫瘤、脊柱感染的開放或微創手術治療。 曾任上海市醫師學會脊柱工作組成員,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品謺嗄陮W組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SICOT中國學會上海分會委員。 主持上海市科委基金3項。共發表論著40余篇,第一及通信作者近30篇,SCI收錄10余篇。參與編寫包括《實用外科學》在內的專著6部。
|
王毅超 主任醫師
王毅超,骨科學博士,主任醫師。 擅長復雜疑難惡性骨與軟組織腫瘤的手術切除,骨肉瘤的綜合治療與保肢重建,轉移性骨腫瘤的診斷與手術治療。 現任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骨盆環學組委員,四肢學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腹膜后與盆底疾病專委會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肉瘤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腫瘤專業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師協會骨腫瘤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山醫院腫瘤中心腹部軟組織腫瘤MDT專家,中山醫院轉移性骨腫瘤MDT專家。 參與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項目等,發表論文十余篇。
|
夏慶 主任醫師
夏慶,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擅長人工關節置換技術。在應用人工關節置換技術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髖關節及膝關節骨關節炎、發育性髖關節脫位、類風濕性關節炎、股骨頸骨折等關節疾病方面有豐富的經驗。 任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關節外科主任醫師。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關節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學會保髖學組委員。福建省醫學會骨科分會委員。 從醫三十多年,除人工關節置換外,對頸肩腰腿痛等脊柱退變性疾病、骨折創傷、運動損傷、骨質疏松癥等骨科常見疾病的治療也積累了豐富的治療經驗。發表論文20余篇。
|
龍作林 主任醫師
龍作林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骨科主任醫師 擅長:脊柱四肢骨折的手術治療,脊柱脊髓損傷的早期手術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外科手術治療,脊髓型頸椎病外科手術治療,混合型頸椎病的外科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外科微創手術治療,腰椎管狹窄癥的外科手術治療,退變性脊柱側彎的外科手術治療,脊柱后凸畸形的截骨矯形手術治療,脊柱原發腫瘤及轉移性腫瘤的外科手術治療。 任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創骨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脊柱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 發表《胸腰椎脊柱骨折的早期手術治療》《可調自制全環式外固定支具在四肢骨折中的應用》等論文20余篇。
|
郭常安 主任醫師
郭常安 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
張弛 主任醫師
張弛,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 擅長骨科疾病診治,主攻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髖、膝關節炎、類風關等疾病的人工關節初次置換或翻修手術。 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全國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協會骨科創新與轉化專業委員會關節外科學組膝關節專業組委員,中華醫師協會上海分會關節學組秘書,吳階平醫學基金會骨關節炎階梯治療委員會常委,上海中西醫結合專委會骨科分會關節學組委員,歐洲髖關節協會國際會員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衛健委課題等,發表論文20余篇,多次受邀出席歐洲骨科年會和歐洲髖關節協會年會并發言。
|
陳子賢 主任醫師
陳子賢,主任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 擅長脊柱脊髓疾病、足踝部疾病和常見骨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 目前擔任中華醫學會骨科分會創新與轉化學組、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脊柱微創專委會脊柱微創修復與重建學組、上海醫學會創傷分會、上海市醫學會顯微外科??品謺?、上海市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微創工作組等多個學術團體的委員和青年委員職務。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上海市科委項目1項、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科創基金1項。2012年入選“上海市優秀青年醫師培養計劃”,2021年進入“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優秀骨干計劃”。發表論文30余篇,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
|
林紅 主任醫師
林紅,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擅長脊柱退行性疾病、脊柱畸形/腫瘤/結核/骨折、骨質疏松癥的診治,精通脊柱微創/腫瘤/矯形/翻修手術。 任復旦大學醫學科普研究所辦公室主任,中華醫學會科普分會青年副主任委員,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骨質疏松學組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骨科微創分會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科骨腫瘤學組委員、脊柱外科胸腰椎學組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秘書、常務委員兼老年病和骨質疏松副組長等。 主持上海市科委課題3項及市衛健委優秀學科帶頭人項目,發表論文20余篇。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中國健康長壽科創大賽三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上海市優秀發明獎銀獎,上海市醫學科技二等獎。
|
施德源 副主任醫師
施德源,副主任醫師。 擅長四肢創傷、足踝疾病和骨質疏松癥的診治。 任上海市醫師協會創傷學組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創傷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骨 傷科專業委員會創傷組副組長;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醫用生物材料與技術委員會常務委員、骨 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修復重建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社會醫療機構協會 骨科分會創傷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骨科分會委員等。 發表論文10余篇。 證件照:默認門診專家出診照片
|
林建平 副主任醫師
擅長四肢骨關節及軟組織創傷的診療,擅長關節鏡微創手術。 上海中山醫院骨科運動醫學關節鏡亞專科負責人。 上海醫學會創傷分會委員,創傷分會關節鏡學組創始組長,上海醫學會骨科分會關節鏡學組副組長,上海市醫師學會骨科分會運動醫學工作組副組長,中國SICOT上海分會關節鏡學組組長,上海醫學會中西醫結合分會關節鏡學組副組長,上海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Arthrocopy中文版編委,中華骨與關節雜志、中華創傷雜志、復旦等雜志的特約醫學學報審稿人。 在國內外雜志發表論文20篇。《O’Conor 關節鏡外科學》翻譯及總校?!秾嵱猛饪茖W》、七年制《外科學》等撰稿人。上海市科委科研基金1項。
|
周建平 副主任醫師
周建平,副主任醫師。 在創傷骨科、骨腫瘤、顯微外科、足踝外科、運動醫學等方面均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骨關節創傷的治療及并發癥、后遺癥的處理,運動損傷的預防和治療,足踝部疾病的評估與處理,四肢骨關節畸形的矯正治療。 但任中國中西醫結合骨科學會創傷骨科專業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運動醫學分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創傷分會骨科創傷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創傷學組委員、上海醫學會骨科分會足踝學組委員、上海骨科醫師協會足踝外科分會委員。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上海市科委基金各一項。發表論文10余篇,參與編寫醫學專著14部。
|
邵云潮 副主任醫師
關節外科副主任、閔行分院骨科學術副主任。 上海關節學組委員;CAOS第五屆人工關節感染學組委員、骨科康復學組委員;中國骨科菁英會關節外科前會員。 髖膝關節置換術累計手術量超4000余臺。2015年以“后路小切口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獲全國一等獎。2019年以來在DAA入路微創髖關節置換、經股肌入路膝關節置換、內側單髁膝關節置換、截骨保膝等微創化手術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 重視科普與患者教育。 發表論文20余篇。
|
陳增淦 副主任醫師
陳增淦,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擅長糖尿病四肢麻木疼痛、糖尿病足、腕管綜合征、復雜骨折創傷、骨不連、年輕人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疾病的微創診治。 現任顯微外科和手外科亞專科主任,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分會全國常務委員,中國醫師協會創傷外科醫師分會全國委員,中華醫學會顯微外科學會全國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顯微外科分會副主委,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創傷學組委員,美國顯微外科雜志《Microsurgery》副主編等學術職務。 目前已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面上項目等多項課題?,F已在國內外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70余篇,其中SCI文章40余篇。 2008年參加汶川抗震救災,榮獲上海市抗震救災先進個人,2021年獲上海市醫學科技進步二等獎。
|
顧宇彤 副主任醫師
顧宇彤,副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 擅長于脊柱外傷、退變、腫瘤、感染及側凸、后凸畸形的診斷和手術治療,特別是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管狹窄癥、腰椎滑脫、脊柱骨折、脊柱結核、腫瘤、退變性側凸、后凸畸形的微創手術治療。 中國醫師協會中西醫結合醫師分會脊柱傷病專家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老年保健協會骨科微創分會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委員、脊柱微創學組委員?!禙rontiers in Surgery》SCI雜志客座主編。 主持申康項目等。以通訊作者或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0余篇,其中SCI收錄16篇。以大會發言方式發表摘要46篇(30篇國際、16篇國內)。 “顧氏椎間孔鏡技術(PTES椎間孔鏡技術)”獲第二屆“上海職工優秀創新成果獎”優秀創新獎等。
|
馮振洲 副主任醫師
馮振洲 副主任醫師 臨床醫學博士 畢業于復旦大學醫學院(原上海醫科大學),從事骨外科和脊柱外科近30年,先后赴明尼蘇達雙子城脊柱中心,費城杰斐遜紀念醫院等多個歐美頂尖脊柱中心進修學習。 擅長頸椎病,腰椎病,脊柱側彎,脊椎骨折及腫瘤的微創手術治療,尤其是腰椎的微創TLIF和前路ALIF手術,以及成年和青少年脊柱側彎的綜合治療。 任中國醫藥教育協會骨科專業委員會脊柱分會青年委員 ,中國醫藥教育協會微創脊柱外科教育工作組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脊柱專委員創傷學組委員,上海市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專業委員會頸椎學組委員。 以第一和通訊作者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近10篇。曾獲上??萍歼M步(科普)二等獎。
|
周曉崗 副主任醫師
周曉崗,副主任醫師 擅長脊柱退行性病變(頸椎病、腰突癥、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脊柱腫瘤、脊柱結核、脊柱骨折的微創和開放手術治療 任脊柱外科副主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微創骨科專業委員會副主委兼脊柱學組副組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骨科微創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醫學會骨科分會微創學組委員,上海浦菁薈脊柱學組副組長,中國醫師協會疼痛科醫師分會脊柱疼痛微創工作組委員,中國研究型醫院學會骨科創新與轉化專委會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委員 主持和作為主要完成人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項目6項。發表論文發表論文30余篇,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13篇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上海市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山醫院新技術推廣獎一等、三等獎、骨科標準化手術比賽全國第一名
|
肖劍 副主任醫師
肖劍,副主任醫師,骨科學博士。 擅長:頸、胸、腰椎損傷與脊柱各種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尤擅診治:頸肩痛,頸椎病所致的肢體麻木、無力、行走困難;腰腿痛,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及由胸腰椎疾病所致的下肢麻木無力、間歇性跛行;脊柱轉移性腫瘤;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性骨折等與脊柱相關的疾病。椎間盤突出的微創治療。 學術任職:中國醫師協會顯微外科醫師分會顯微足踝外科專業委員會第一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顯微外科學分會第六、七屆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手外科??品謺谄邔梦瘑T會委員,第二屆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專業委員會創傷學組、畸形學組委員。 成果概況:主持上海市科委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項,發表論文16篇,主編專著1部。
|
蔣淳 副主任醫師
擅長 各種脊柱畸形,包括青少年特發性脊柱側彎、先天性脊柱側彎;成人特發性脊柱側彎、成人退變性脊柱側彎;創傷后脊柱畸形;顱頸交界處畸形;發育性腰椎滑脫等的治療 退行性脊柱疾病,包括椎間盤突出、椎管狹窄、退行性腰椎滑脫等的治療 各種脊柱外傷的治療 脊柱腫瘤包括原發性、轉移性腫瘤的治療
|
楊軼 副主任醫師
擅長骨關節疾病,關節周圍骨折和骨質疏松等診治,尤其骨關節炎,關節退變,股骨頭壞死,股骨頸骨折,假體周圍骨折等,主攻膝髖人工關節置換及術后康復,和脛骨截骨術、關節腔內注射等保關節治療。曾赴加拿大、日本、奧地利等進修學習。 任上海市醫師學會關節外科學組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關節外科學組青年委員,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關節專病委員會委員及骨傷科委員會委員,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浦菁薈關節組委員。 參與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基金等,發表論文20余篇,參與多本學術專著編寫。 獲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
王曉峰 副主任醫師
擅長診治髖臼發育不良,股骨頭壞死,髖膝骨關節炎,髖膝關節周圍骨折,關節置換術后松動,感染,脫位,疼痛等各類并發癥的診治。 發表中英文論文均超過十篇 學術任職: 中國醫師協會骨科分會保膝學組委員 中華醫學會上海顯微外科分會委員 上海關節外科學組青年委員。 康復醫學會上海修復重建外科學會常委兼秘書 上海中西醫結合骨傷科委員 上海中西醫結合微創骨科專委委員
|
曹淵武 副主任醫師
擅長各種脊柱疾病及創傷性疾病的診治,在頸肩痛、頸椎病、腰腿痛、腰突癥、椎管狹窄、脊柱側彎、脊柱感染、脊柱腫瘤、脊柱骨折及四肢骨折等疾病的診療上有較深的造詣。 任上海市醫學會創傷??品謺嗄晡瘑T會副主任委員,SICOT中國上海分會創傷分會委員。 先后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青年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體育局等課題4項,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國內外雜志上共發表論文20余篇。
|
陳雁西 副主任醫師
陳雁西,副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 擅長骨折、關節周圍創傷、足踝畸形的手術與微創治療。 任中華醫學會創傷學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創傷骨科學組委員,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理事兼骨質疾病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學和老年醫學學會老年病學分會常委,中國醫師協會骨科醫師分會足踝學組委員,《Orthopaedic Surgery》、《中華骨科雜志》、《中華創傷雜志》編委等。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第一或通訊作者發表論文80余篇(SCI收錄36篇)。 上海市衛生系統優秀學科帶頭人,獲中國醫藥教育協會科技創新二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醫學科普獎、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上海市教學成果一等獎等。
|
車武 副主任醫師
擅長四肢骨關節與軟組織腫瘤的外科診治;四肢骨關節損傷、胸腰椎創傷骨折的急救,老年骨質疏松性骨折的手術治療。 曾作為分隊長援助云南半年,作為分隊長參加援摩洛哥醫療隊2年,獲得優秀分隊長稱號。赴法國里昂神經外科醫院進修。擔任科室教學秘書多年,兩次獲得優秀教學秘書稱號。 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上海市科委課題多項。發表論文10余篇。參編專著3部,參譯專著2部。 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五參與人),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系統優秀共產黨員·醫德標兵稱號。
|
陳及非 副主任醫師
擅長頸腰椎疾病的診治包括腰椎間盤突出、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坐骨神經痛;關節疾病的診治如髖、膝退行性骨關節病、股骨頭壞死;四肢骨折創傷的治療。近幾年開展微創內窺鏡下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滿意。 任上海市中西醫結合學會骨傷科分會骨質疏松學組委員 上海市醫學會骨科分會會員 以第一作者發表中文核心期刊論文和SCI論文共14篇,作為課題組成員參與的《股骨頭壞死的診療方案優化與相關基礎研究》獲得2020年上海市醫學科技二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