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由“中國風濕病學之父”張乃崢教授于 1980 年建科,以“科研為龍頭,教學為基礎,醫療為根本,平臺是基石,資源是未來”為理念,歷經近四十年發展,目前在職教授 16 名、副教授 11 名(博士研究生導師 11 人,碩士研究生導師 12 人),主治醫師 13 名,專職實驗室人員 9 名,年門診量 15 萬人次,開放床位 68 張,年收治患者1200 人次,成為全國公認的“疑難危重風濕病診治中心”。作為首個國家教委風濕病學博士 / 博士后培養單位、風濕病學重點學科單位,衛生部住院醫師培訓基地、國家級風濕免疫科專科繼續教育基地、國家級風濕藥物臨床試驗基地,近 5 年連續被認定為教育部風濕免疫病重點實驗室、國家風濕免疫病臨床重點學科、國家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亞太抗風濕病聯盟“卓越中心”稱號。在“敬佑生命·2017 榮耀醫者”評選中榮獲“金牌團隊獎”。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最佳醫院排名榜”風濕專科中連續 10 年蟬聯榜首,《中國醫院科技影響力排行榜》連續 7 年專科第一名。
我科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國風濕病學科的建設和發展為己任,張乃崢教授于 1985 年創建中華醫學會風濕病學分會,張乃崢、董怡、唐福林、張奉春教授歷任第一屆至第七屆主任委員,曾小峰、趙巖教授任第九屆至第十一屆主任委員,董怡教授于 1999 年創建北京醫學會風濕病專業委員會,董怡、曾小峰、趙巖、李夢濤教授歷任第一屆至第六屆主任委員;張奉春教授于 2009年創建中國醫師協會風濕免疫科醫師分會,張奉春、曾小峰教授歷任第一屆至第四屆會長。董怡教授和唐福林教授在 1997 年創辦《中華風濕病學雜志》并任主編及副主編,董怡教授作為 APLAR 副主席于 2000 年首次在中國成功舉辦了第九屆 APLAR 大會。曾小峰教授于2016 年再次在上海舉辦了第十八屆 APLAR 大會,并于 2018 年當選 APLAR 副主席。
北京協和醫院風濕免疫科曾小峰教授于 2009 年牽頭創建中國系統性紅斑狼瘡研究協作組(CSTAR),2011 年發展為國家風濕病數據中心(CRDC),2017 年延伸為中國風濕免疫病醫聯體聯盟(CRCA),2019 年獲批成為免疫疾病領域全國唯一的國家皮膚與免疫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NCRC-DID)。以“舉全國之力共同打造中國風濕病學研究的航空母艦”的號召,以“資源共享,貢獻優先”的先進理念,以中國風濕病信息共享平臺(CRIP)和中國風濕病樣本共享平臺(CROP)的強大支撐,得到了全國同仁的認可和響應,為中國風濕病研究走向信息化、數據化、規模化做出重要貢獻。在此基礎上,近 10年科室承擔或參與“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十二·五”863課題、“十三·五”973 項目,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創新藥物研究開發技術平臺﹑衛生行業科研專項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 60 余項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發表 SCI 文章 336 篇,榮獲 10 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