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醫學專業
浙江省醫學重點(創新)學科:青春期醫學成立于2011年7月,學科帶頭人為傅君芬教授。目前青春期醫學學科團隊成員達31人,共有博士生導師3名,碩士生導師7名;成員中獲博士學位的14 名,碩士學位的 15 名;其中正高職稱10名,副高職稱8名,中級職稱及以下13名。
青春期是以內分泌調控為主導的生理轉折過程,期間發生了生殖系統發育以及體格生長的突增,最終發育成熟為具有生殖能力和成年體格的個體。1977年美國醫學會正式批準“青春期醫學”為一門新興科學,近20年來,隨著生命科學整體研究的突飛猛進、對生長發育規律及其調控研究的進一步深入,青春期醫學的認識發生了概念性的突破。“青春期醫學”既不同于兒科,又不同于成人科,是兒童到成人的過度,涵蓋0-24歲兒童青少年的體格發育(矮小、肥胖、營養不良)、性發育(性早熟、性發育變異、性發育遲緩、性分化異常)、生殖與腫瘤、心理行為等相關問題, 是多學科交叉的邊緣和前沿學科,涉及小兒內分泌、小兒婦科、婦科生殖內分泌、心理行為等多學科。
隨著浙江經濟的快速發展,青春期相關的各種疾病的診治在我省的需求量越來越大,如青春期矮小、肥胖、性早熟、性發育變異、性發育異常、性分化異常、微小青春期疾病、胰島素抵抗相關疾病、生殖與腫瘤、以及酗酒、吸毒、墮胎等青春期心理行為的變化等越來越多地引起內分泌科大夫,家長和孩子們的關注,具有廣泛的研究前景。
青春期醫學學科帶頭人傅君芬教授現任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副院長、內分泌科主任、浙江省兒童生長發育質量控制中心主任,第7屆亞太兒科內分泌學會理事、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分會1型糖尿病學組委員、浙江省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委員兼秘書,浙江省兒科內分泌學組副組長,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為醫學博士、博士生導師,曾經留學日本、英國和美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子課題、985工程/三期“涉海國際交流與合作”項目子課題、衛生部科學研究基金-浙江省醫藥衛生重大科技計劃項目、浙江省自然基金、省科技廳等課題9項, 在 Diabetologia、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Experimental Cell Research 、Clinical Endocrinology、Curr Diab Rep等發表SCI收錄論文24篇。獲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書籍3本《兒童青少年肥胖與代謝綜合征》、《兒童青少年肥胖與代謝綜合征300問》、《兒童肥胖與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案例150問》;參編書籍2本《小兒生長與發育》、《小兒生長發育診療室》。先后培養了多名后備學科帶頭人及多名碩士、博士研究生。
青春期醫學學科結合臨床問題和基礎研究進展,圍繞以下專業核心問題開展工作,包括胰島Beta細胞功能與胰島素抵抗相關疾病、生長遲緩、性早熟與性分化異常、卵巢發育障礙干細胞移植和子宮內膜異位與腫瘤的臨床和基礎問題等。自青春期醫學學科創立以來,在青春期醫學學科帶頭人傅君芬教授的帶領下,全體學科成員精誠合作,奮力進取,在各自的崗位上勤奮工作,深入探索,解決了很多青春期醫學臨床中的疑難問題,造福廣大患者及其家庭,也為肥胖、代謝綜合征、性發育異常、卵巢腫瘤的防治奠定了臨床和科研基礎;牽頭并起草由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心血管學組和兒童保健學組等相關專家共同制定的《中國兒童青少年代謝綜合征定義和防治建議》;開展全國多中心開放式特發性矮小患兒(ISS)進入青春期后的終身高隨訪研究,規范rhGH應用于青春期矮小的治療;完成女嬰“微小青春期”的臨床研究;開展并完成全省多中心的GnRHa+rhGH聯合治療性早熟合并生長潛能受損的圍青春期患兒的療效評估;發現17α羥化酶以及DAX1基因突變在46XY DSD中的起作用,以及特納綜合征患者染色體核型與身高表型及生長激素治療療效的相關性;深化青春期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卵巢腫瘤診治的相關研究;開展MMTT新技術評估1、2型糖尿病及肥胖患兒胰島Beta細胞功能;較早對1、2型糖尿病患兒開展“3C”治療,加快血糖控制及DKA的糾正,減少患兒的痛苦,大大縮短住院時間;率先在全國開展“質子磁共振波譜分析”定量檢測兒童肝臟脂肪含量,并分析兒童肝臟脂肪含量與糖脂代謝異常及胰島素抵抗之間的關系;繼續深入宮內不良環境與成年后代謝綜合征及2型糖尿病的相關性研究。同時共爭取到國家級以及省部級科研項目近20項,發表SCI論文近40余篇,中華系列論文近20篇。研究成果多次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上做專題講座或大會發言(在國際性學術會議交流的論文和專題報告8次,在全國性會議大會交流的論文和專題報告14次)。連續7年舉辦兒科內分泌國家級繼續教育學習班,最近3年舉辦“青春期醫學高峰論壇”國際交流學術會議,每年舉辦3次生長發育相關家長學教(矮小、性早熟、肥胖)及一年2次的糖尿病冬、夏令營;多次進社區、學校、幼兒園、電視臺進行相關知識的普及和宣教,并創建了“健康我成長”內分泌專業網站“www.jkwcz.com”。在隨后的學科建設中,學科組將會發揮科研攻關協作精神,推進青春期醫學高質量發展。